0月20日,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主题为“多维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同期举行。国内知名文化产业学者、企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和经验交流。
据介绍,本次论坛旨在总结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基础上,立足少数民族最具特色优势和产业培育的条件和动能,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地理资源、自然资源和民族资源汇聚成的巨大优势,缜密分析如何利用地方优势,运用高新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区域合作,加速资本转换,进行产业融合,拓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发表了题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走势》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经济转型升级中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储祥银在文化会展发展态势及其经济功能分析》主题演讲中对文化与发展、文化会展发展态势、文化会展的经济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度剖析文化会展对促进经济的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做《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格局》的主题演讲时表示,文化是文化,文化也是经济;经济是经济,经济也是文化。在融合发展建设转型的新时期,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交叠诉求将中国的文化经济推动到了国家战略的前台。
内蒙古艺术学院二级教授李树榕在《创新融合助力文化旅游》主题演讲中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打破常规和跨界融合。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或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僵化,不守旧。第二,追根寻源与融合成新。将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根源研究清楚,从有机性和逻辑性中拓展文化旅游的视野,强化旅游对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趣味。第三,逆向思维与顺势开拓。深化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现代价值,使文化旅游在“打动人心”的同时,加大吸引了、感染力、影响力,凸显文化旅游的本质力量。
据了解,此次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是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博会的活动之一,在文博会期间,还将举办政策推介、项目签约、蒙古族传统与民俗展示等多项活动。